这些考察影像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它们有着比艺术作品更为丰富的价值维度。
我们期待这些交织了历史、学术甚至政治的考察影像,在更为深入的研究中显现其真正的价值。
▲四川广汉县开元寺之宋鼎
--1939年 四川水利考察相册《知微影集》
“寺在县治东北隅,创于唐开元间。元季毁于兵。清乾隆中重建。现改幼稚园。寺旧有天香楼,楼下铁鼎一,现移置公园内。”
“鼎高一公尺有奇(还有零头),径约一公尺(米)半。下为兽足六,其上端饰以虎首,现缺其一。”
“自足以上,鼎身内收而上缘外移,形制简劲,所铸雕饰,也娟秀动人。”
------此为营造学社其中的主要成员梁思成于1941年考察后的手稿中的记录。
而此图则为1939年前四川省水利局职员就已经拍摄到的珍贵影像!
广汉,古名雒城,是中华汉文化的长江文明起源之一。
广汉三星堆证实5000年前中华古人就在此筑城生活,夯土城墙围成南北长2千米,东西长约2千米的庞大城池,超过了公认为商都的河南偃师商城遗址。
西汉初,以“广大汉业”而在四川巴、蜀二郡外另立“广汉郡”。
广汉县政府昔日也是州衙,衙门内曾有一座木质牌坊,檐下字牌刻着宋太宗训诫官吏的话语:十六字戒石铭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广汉一直是文化鼎盛之地。乾隆三十六年,广汉重建,建成的雒城“围长一千五百五十三丈三尺,周围计八里六分两厘九毫”,城门4座,垛口3271座。
《知微影集》:民国期间四川省水利局职员以四川境内的水文站为线索,对四川各地进行考察并制成《知微影集》三册。这三册影像是反映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地区风貌及水文发展的重要影像资料。
此全三册中记录了四川境内长江、岷江、金沙江流域的成都、奉节、万县、渠县、广安、重庆、南充、遂宁、广汉、彭县、新都、华阳、眉山、犍为、松潘等地名胜、习俗及水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