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女塾‘皇后’陈皓明女士--1930年《闺秀影集》

走进记忆,就是走进生命。

 

 

陈浩明女士性沉静寡言,笑姿容秀丽,磊落大方,前肄业于中西女塾,品学兼优,极受师友之爱戴,女士善演剧,素负美誉又好歌唱,故去年中西女塾毕业后即加入上海雅乐社。

 

注:1、当今“肄业”往往是说某人没能毕业,而民国时“肄业”指正在学习当中。

      2、闺秀的个人简历,是由闺秀本人提供,编辑稍加愠色,配在照片的下端,观者在欣赏照片的同时,还能较详细地了解闺秀的情况。
 

在当时的上海,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中西女塾。它作为一所贵族教会学校,自然是国际化教学,这正是这样的培育计划,培养出一批风华绝代的女子,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西女塾皇后”成为了日后的交际花,宋氏三姐妹就是在中西女塾读书毕业的。

 

中西女塾以“LIVE、LOVE、GROW”为宗旨,女生除了必备的功课需要完成,要掌握的技能繁多。骑自行车、游泳、打网球等,这些都是必考的,甚至未达到标准还不能升级。若是不善言语的女生进校,要适应学校,就必须不断地练习用英语演讲,还要学会编话剧。陈皓明通过了层层考验,1929年毕业时成绩为六个A,还代表全班用英语致辞。她毕业时的那期校刊还有她写的英文序文。就连她毕业之后,1930年的《墨梯》年刊“校友录”中还在介绍这位优秀的校友。到了1931年,胡考主编的一本娱乐性的周刊《甜心》还刊登了陈皓明的照片,当时用的是“‘前’中西女塾皇后”的称号介绍她。

 

文史作家陈定山在他的《春申旧闻》中写道:“上海名媛以交际著称者,自陆小曼、唐瑛始。继之者为周叔苹、陈皓明。周为邮票大王周今觉的女公子。陈则为驻德大使陈蔗青之爱女。其门阀高华,风度端凝,盖尤胜于唐、陆。”

 

1930年前后,《今代妇女》《图画时报》《甜心》《良友》《上海画报》等报刊杂志上都能找到她的照片。照片中她留着卷发,面容清秀,穿着旗袍,衬托出姣好身材,特别是那斯文、平静的样子,让人一眼就能发现她。在她照片下面的说明里,往往会写上“中西女塾‘女皇’(或者皇后)”,让人忍不住会多看几眼。

 

陈皓明女士的父亲是驻德国大使陈介,他精通日、德、英、拉丁等语言,后又作为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大使;而母亲是毕业于东京女子音乐学校的赵慎仪。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陈皓明根本不要刻意去学习如何“交际”。加之父母将其送入以“名媛”著称的中西女塾,成为“宋氏三姐妹”的师妹,又有了一次系统学习成为“名媛”的机会,所以,她不“红”,几乎很难。

 

这位看似沉默寡言、颇为文静的女子不仅是中西女塾的“皇后”,又时常成为各大刊物的“封面女郎”。而当声名鹊起,她又像“隐身”了般没了消息。直到几十年过去再次提及,人们还会兀自感叹,“哦,上海交际花陈皓明”。

 

《闺秀影集》简介:

 

 1930年5月摄影画报馆出版发行,16开本,铜版纸印制,书名“闺秀影集”四个字,由民国教育家、妇女运动先驱张默君题签,书的左上角注有英文“SHANGHAI BELLE”的字样,前扉页的书名由复旦大学女学生、书法家黄澹哉题签,扉页上的“健美的女子”五个字由作家周瘦鹃题签。影集第1页至第86页,每页刊载一幅闺秀照片,第87页至第112页,每页刊载两幅闺秀照片,总共刊载138幅闺秀照片。

《闺秀影集》是民国时期唯一的女性影集,这些女子才气与容貌俱佳,每一张照片都尽显大家闺秀之端庄秀美、落落大方尤其珍贵的是每一张照片都有着一份民国女子的精致与灵气。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