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具有最卓越的内在科学文明。”——罗伯特·悲曼
萨 迦 班 智 达
约翰·C.亨廷顿,迪娜·邦德尔
卫藏(西藏中部地区)
约17世纪
以不透明水彩绘于棉布之上
高:34.25英寸(87厘米),宽:27.06英寸(68.7厘米)
雪莱&唐纳德•鲁宾基金会(F1997.2.1;HAP42)
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1251年),是第六世萨迦派法王(tizin),他不仅是一名博通佛学的大师,而且也是一位重要政治人物。通过他与阔端王子精明的政治联盟,萨迦班智达巧妙地避免了蒙古军队全面入侵西藏。
1249年,萨迦班智达被阔端王子任命为西藏的宗教领袖,同时也成功地使萨迦法王成为了蒙古统治者精神上的指导者,这种关系一直延续了到元朝(见文章“中国的密宗”)。1247年,萨迦班智达把他的侄子八思巴(12341280)引荐给阔端王子,到1260年,八思巴则在阔端王子的扶持下成为了西藏的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市斯旺那布的纳特寺(Svayambhu Mahachaitya)主持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藏式寺庙修复工作。
1260年,八思巴带来了尼泊尔尼瓦尔族艺术家安吉与八十位工匠在藏中地区建造了萨迦南康千波寺(Lhakhang Chenmo),这一活动深刻地影响了藏族艺术未来的发展进程。
这幅唐卡作品描绘了萨迦派的九位上师围绕着萨迦班智达。他戴着一顶黄色的班智达(pandita)帽,端坐中央,做出讲经的姿势。他的右边是一把智慧之剑,而左边则是般若波罗蜜经,它们都由莲花托起,这些圣物表明了萨迦班智达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和完全开悟的活佛。他的崇高地位由所坐的须弥山莲花宝座进一步烘托。在这种法相之下,萨迦班智达实质上是在色究竟天以法界无量身来讲授佛法。
道果(Lamdre)是萨迦教授与修行之期间欢喜金刚本尊和金刚无我佛母本尊(Nairatma)观想中达到真正身心合一大欢喜境界的最殊胜、不共之法门,是为萨迦派修习的精髓所在(见文章“欢喜金刚”)。
这幅唐卡描绘了萨迦派修行的历史世系,上面绘有从萨迦派的神圣来源印度大成就者(Mahasiddhas),还有他们在西藏地区的前两位萨迦派继承人。唐卡上每个人物下面用藏文标识着这些上师的身份。在顶部中心位置是本初佛执金刚菩萨(Vajradhara,又称执金刚夜叉、金刚手、金刚力士),他在这个位置的存在使他成为了唐卡中萨迦派学说和方法论的本初导师(Adi Guru)。
他的左边是金刚无我佛母,金刚无我佛母出现在萨迦班智达的头顶说明了萨迦派尊崇以欢喜金刚为本尊所修的生圆二次第的「道果」法。常见的金刚无我佛母起舞度母形象在这里并没有出现。她在这幅唐卡中是以坐像出现的,这也许是为了强调她在这里的导师角色,但无我佛母仍然手握她的代表性法器嘎巴拉骷髅碗和金刚钺刀。
执金刚菩萨来右手边就是印度大成就者毗卢巴尊者,他结说法印,坐在密宗法器之前。藏文铭文称Virupa为“瑜伽士”(naljor),而不是印度大成就者(dupchen),但铭文以他的名字变形拼写了结尾(Vairapa),这就把毗卢巴尊者在萨迦派道果修习传承中的基础角色地位毫无疑问地表明了出来。
毗卢巴尊者萨迦派道果教义的两个继承者分别是东碧胜乐金刚(Dombi Heruka)和坎诃巴尊者(Kanhapa)。他们各自的教义被称为“突然觉悟”和“渐进顿悟”之法门。在萨迦派道果传承中,坎诃巴尊者(4)是渐进顿悟法的导师,他是一个萨迦派法王之一。其对面是坎诃巴尊者的继任者达玛茹巴 Damarupa(5),左手持双面鼓(damaru),右手执天杖。达玛茹巴以到处不断摇动他的双面鼓达马茹而闻名。
达玛茹巴之后,萨迦派传承由阿瓦都帝巴Avadhutipa(6)接替,他将“道果”的教义传给了伽耶达罗Gayadhara(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伽耶达罗被称为红色班智达,是萨迦派传承系列中最后一位印度大师(siddha),也是唯一一位到访过西藏的人,伽耶达罗大师至少到过四次西藏,最后一次到访在此停留了十年,直至其去世。伽耶达罗大师被卓米罗擦瓦(Drogmi Lotsaba,993-1047年)邀请到西藏,这是萨迦派传承中的第一位藏人,他直接从这位伟大的印度导师那里领受了教诲。
在这幅唐卡中,卓弥译师(Drogmi Lotsaba)的铭文是卓弥译师释伽耶喜(Drogmi Shakya Yeshe 8),这是他的尊称。他因为将许多印度密宗典籍翻译成藏文而闻名于世,特别是《喜金刚密续》(Hevajra Tantra)。卓弥译师曾经旅居尼泊尔和印度十三年之久。卓弥译师在尼泊尔停留了一年,完善了他对梵文的知识,并接受了著名的庞亭巴兄弟之一,尼瓦尔大师沙提布•哈德拉(Shantibhadra)的启蒙,他们居住在庞亭瓦Phamthing (现在的帕平Pharping),这里一直以来都在其古老的寺庙供奉着金刚亥母。在印度,卓弥译师遇到了香帝巴(Shantipa)并接受了许多萨迦派启蒙教育。后来,在西藏,卓弥译师又从伽耶达罗大师那里得到了萨迦派道果教义的亲传。
卓弥译师的继任者是些东棍利大师(1025-1113年),他在接受完整的萨迦派教义的同时,侍奉了卓弥译师17年。些东大师在唐卡的左下方位置(9),他又被称为“迦宗喇嘛”(Lama Se Karchung),这也是些东棍利大师的另一个称号。唐卡中所描绘的传承到此就结束了,上面特别关注了萨迦派道果教义从印度到西藏的传播。
道果教义在萨迦派中的传播有两个阶段。 当些东棍利大师去世时,他的主要门徒是雄灯秋巴(Zhangton Chobar),他在四年内将萨迦派教义传给了萨钦·贡噶宁波(Sachen Kunga Nyingpo, 1092-1158年),他也是第一位萨迦法王。从那时起,藏传佛教萨迦法王之位由萨迦派门徒传承成为了萨迦派的主要教义之一。
在唐卡左边的中心是欢喜金刚拥抱明妃金刚无我佛母的形象,金刚无我佛母是萨迦派教义中的主神之一。在欢喜金刚的“佩戴髑髅者”(Kapaladharin)画像之中,他十六只手中都拿着头颅骨制成的嘎巴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