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具有最卓越的内在科学文明。” ——罗伯特·悲曼( Robert a.F. Thurman)
红观世音菩萨-斯里斯提坎塔
约翰·C.亨廷顿,迪娜·邦德尔
画家:曼卡机(Mankaji)喇嘛
尼泊尔
1995年到1996年
不透明水彩棉布
高度:149.9厘米,宽度:114.9厘米
私人收藏
在尼泊尔,观世音菩萨呈现一种独一无二的形象,即斯里斯提坎塔红观世音菩萨(Shrishtikanta Lokeshvara),意思是“美丽的世界创造主”。这里是观世音菩萨的常见形式(vishva rupa),观世音菩萨的光芒辐射整个婆罗门的众神,特别是八方守护神,慈悲为怀,造福众生。原人(Adi Purusha)的主要观念是婆罗门系统的基础。
例如,在毗湿奴派(Vaishnavism),原人是毗湿奴的形态,他在《摩诃婆罗多》向阿朱那(Arjuna)显露了其常见形式,从而透露他终极婆罗门的身份,他作为一位慈悲为怀的神,能唤醒他人慈悲本性的神。尽管没有肉体的存在本身,佛教的法身概念(dharma kaya)也有类似的主题。然而,所有的佛陀正是从法身起源的。
图1:本幅画的图解
本幅画中的肖像通过超验的法身展示观世音菩萨的共相,尽管他通过喜乐体(samb hoga kaya)的形式展现(图1)。作为中心神像,红观世音菩萨Shrishtikanta用明亮的红色展示,象征他与加德满都谷地的守护神,即拉托红观世音菩萨的联系。大日如来在顶部中心位置,是法身的喜乐体展示,这里作为整幅画的发散源头。
在这种背景下,大日如来显示了三个基本的化身。首先,通过阿弥陀佛,他发散出红观世音菩萨Shrishtikanta 的常见形态。第二,从本幅画上方区域中伴随他的法界曼荼罗(坛场),他发散出其他四个胜者佛像。第三,他发散出三种形态的智慧菩萨,即文殊菩萨:法界文殊师利菩萨(左上),黄文殊菩萨(右上角),和寂静尊文殊菩萨(Manjuvajra)(底部中心),即尼瓦尔佛教的原始古鲁。
在这幅画中,他的两侧是般若,即葛西妮(Keshini)(有细长的头发)和乌帕克西妮(Upakeshini)(有年轻又细长的头发)。这些女性佛重申了文殊菩萨很美丽的观念。对文殊菩萨用不同寻常的红色进行着色可能是因为,佛教中,常见的金黄色菩萨往往跟阿弥陀佛密切相关,而他的家族(库拉)颜色是红色,中心观世音菩萨也是红色形态。要理解文殊菩萨的三种形态的完整意义,就要认识到他们本质上是普遍的存有。例如,法界文殊师利菩萨特别被称作“大日如来本尊”,(Vairochanaatman),黄文殊菩萨是《黄文殊菩萨》经文的体现,法界曼荼罗即源于此,十二臂黄文殊菩萨的手印表明他与所有五尊胜者佛像(五方佛)和金刚砂锤的一致性。最后,寂静尊文殊菩萨,被认为是原始古鲁,他不可能是大日如来之外的其他佛,因为在密宗教义中,五个确定性之一就是,教士一直是大日如来。总之,观世音菩萨与文殊菩萨的三种形态体现了慈悲和智慧的完整性,表明了完全开悟的本质。
红观世音菩萨斯里斯提坎塔基于菩萨的广受欢迎的形态,即常被称为千臂诸佛观世音菩萨(SahasrabhujaEkadashamukha),至少从七世纪或八世纪的艺术和文学中经过证明。斯里斯提坎塔(Shrishtikanta)与其外表非常相似,除了前者是红色的,显示更多的手持器具,而且有一个121头的塔,超过了阿弥陀佛。这些头分层排列,第一层有21个头,每升一层少两个头,也就是,十九,十七,十五,以此类推,直到变成一个,最后一个是头骨。小型的阿弥陀佛形成最高元素。整个塔由那伽(蛇)形成的巨型外环围绕,包括25个单独的头,大概是连着一个身体,但身体并没有显示出来。
斯里斯提坎塔(Shrishtikanta)第一环的右手呈现赠与的姿态(予愿印),而第一环的左手拿着莲花的茎,莲花可能大日如来的千瓣莲花。据画家所说,这位菩萨有一千臂,由四个同心缜密排列的手臂组成。最里面一环的手只显示了莲花的花苞,第二环和第三环随意排列,展示了人类和动物的形状,第四环的手拿着不同的器具。外四环的小手,画的很仔细,什么也没拿,只是简单地表达了慈悲的浩瀚与释放。
斯里斯提坎塔(Shrishtikanta)发散出的18位神明包括太阳神苏利耶(Surya)和月亮神钱德拉(Chandra),十世界护法(Dikpala),恒河女神与亚穆纳河女神,婆罗门守护神毗瑟挐(Vishnu),妙音天女(Sarasvati),手持镜子的吉祥天女(与尼瓦尔仪轨有关)。这些神明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经文来源,以下化身被描述来自观世音菩萨身体的各个部位:
1.摩诃提婆(湿婆)-头
2a.钱德拉-左眼
2b.苏利耶-右眼
(钱德拉和苏利耶算作一个)
3.梵天-肩膀
4.毗瑟奴-心
5.妙音天女-牙齿
6.伐由-口
7.阿格尼-肚脐
8.伐楼拿-胃
9.吉祥天女-膝盖
10.普里特维-脚
十世界护法中,《胜乐金刚密宗》(Chakrasamvara Tantra)指明这些神灵中有八大护法保护胜乐金刚曼荼罗周围的阴森之地(见目录70)。因此,观世音菩萨的斯里斯提坎塔形式正为胜乐金刚循环上的冥想准备环境。加德满都的木巴哈神庙有一位信息提供者向作者解释说,斯里斯提坎塔也被认为幻化了阴森之地的八大护法。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他变成了胜乐金刚实践的守护神。
这幅画的下部描绘了一个巨大的湖泊,湖上有染色的莲花,上面坐着斯里斯提坎塔。八大那伽王与各个婆罗门神,双手合掌(anjali mudra),呈现在尊重的姿态,尊敬地凝视慈悲主的常见形态。湖中心是一条鱼,上面有给斯里斯提坎塔的供奉物。
在本幅画的下面角落里站着两个护法神。最左边是欢乐的、正跳舞的红色财神,克服一切障碍(见目录152)。最右边是四臂马头明王,观世音菩萨慈悲的怒相。他被描绘成蓝色而不是惯例红色,也许因为他在这里与深蓝色的护法怖畏合并在一起了。怖畏通常与象头神搭配,这些神明在尼瓦尔佛教寺庙入口两侧,以阻挡并击败人们进入的障碍与妨碍。
据我们所知,虽然19世纪有两副非常类似的作品,但这种肖像画很少存在。承办此幅画的曼卡机喇嘛,仔细研究了保存在加德满都的国家博物馆的这幅画,主题绘画的方式是以19世纪的尼瓦尔风格为基础,加入了他年轻时接受的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西藏塔芒族训练。众所周知,作为一名“铁手”画家(也就是说,他具体绘画时非常稳定,可以伸出一只手臂,没有任何支撑,但能保持稳定),曼卡机引以为豪,因为他能以正确的肖像解释且描述一个目前不是尼瓦尔人剧目的一部分的复杂主题。他的工作室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仍能生产品质优秀的宗教绘画以及“旅游纪念品”。
这幅画的复杂的肖像配置引出并整合了绝对《法身》(dharma kaya)的主题与终极慈悲,以形成佛教万神中观世音菩萨的充分可能的表达。他不仅是一个完全开明的佛,还产生了神圣空间,受八方守护神的保护,人类可以寻求开悟。虽然这幅画的主题在尼瓦尔艺术的知名作品中很罕见,因此似乎有创新,它结合了传统佛教的宇宙,救赎与肖像的主题,从而呈现出对开悟过程的需求与实现的不凡描述。
迪娜·邦德尔,约翰·C. 亨廷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