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金刚坛场中的胜者佛、金刚萨埵以及三页《八千颂般若佛母》手稿—《极乐之轮:佛教冥想艺术》

西藏具有最卓越的内在科学文明 ——罗伯特·悲曼

对喜玛拉雅佛教艺术的关注已成为艺术史学的前沿,尤其是在鉴赏和归属方面。一些大型展览突出了喜玛拉雅文化的艺术成就,但很少有展览主要关注创作这一艺术的原因及其初衷。John Huntington与Dina Bangdel于2003年秋-2004年春分别在美国洛杉矶美术馆与俄亥俄州美术馆策划举行一个以《极乐之轮:佛教冥想艺术》为主题的大展以弥补这样的一个学术空白,同时出版了这本巨作——【极乐之轮:佛教冥想艺术】!

现在呈现给大家的是第 27篇文章——《密集金刚坛场中的胜者佛、金刚萨埵以及三页《八千颂般若佛母》手稿》。

密集金刚坛场中的

胜者佛、金刚萨埵

以及三页《八千颂般若佛母》手稿

约翰·C.亨廷顿,迪娜·邦德尔

印度比哈尔邦东部或西部地区

孟加拉国

约 1160年至1180年

以不透明水彩绘于贝多罗棕榈树叶之上

高:2.3英寸,宽:27.06英寸

芝加哥艺术学院

一般情况下佛教贝叶经手稿绘画中描绘的文字和图像似乎都往没有太多关联性。多年来,这种经常未受到重视的特征使作者感到颇为困惑,其中也包括这个作品。但在1994年,在孟加拉国拉杰沙希博物馆研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手稿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这部贝叶经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标准副本,但其中却包含了对未知的怛特罗佛教众神图解(见Cat 55,图 3)。这部贝叶经的43幅插图显然是在以后完成的或者显然是由与书写文本不同的人完成的;其中一些颠倒地画在页面之上,这表明画工完全不识字,也暗示着这些画作是独立于文本而二次绘制而成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贝叶经手稿曾经并且现在仍然供奉于寺庙。不过它们十分珍贵,所以被妥善保存了起来而不经常拿出来阅读(参见文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些贝叶经上经常绘制着般若波罗蜜多(佛教本尊),就像这三片贝叶经上的一切诸佛母(sarva buddha matri)一样,并且场景大都来自于大随求佛母(“八大地狱全部移除”),释迦牟尼佛等神明的一种概括性描述。而其余图像的放置则由供奉者自行决定。

我们对早期印度深奥的佛教图像的了解大多来自这些绘画形象。在展览中展出的画作中,《八千颂般若经》的前两片贝叶描绘了密集金刚的三头六臂佛,阿弥陀佛和不空成就佛。虽然我们知道这些贝叶经上的文字是古印度巴利文,而且它们的梵文版本都在尼泊尔图书馆之中,但除了这些贝叶经以及其他收藏品中其他一些贝叶上的文字,我们对这些古代印度的画像几乎一无所知。

据我们所知,密集金刚背光象从未出现在可以保存更久的石头或金属制品中,这无疑是因为这些密宗教义的固有秘密所在。这些画作告诉我们,基于所谓古印度神像的藏传佛教画确实忠实地体现了其原有的形象。人们发现贝叶上两个佛像的图像与17世纪的密集金刚(佛教本尊)画(目录137)完全一致,并且一幅描绘转运的特殊绘画也与这件贝叶经手稿中的人物风格相对接近。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同一组贝叶经中的金刚萨埵。虽然它似乎不是来自同一个手稿,但它却表明金刚萨埵的形象在800年内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不幸的是,艺术品市场将这组贝叶经手稿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基于帕拉王朝(Pala)贝叶经手稿插图的研究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印度东部的绘画传统和造像风格,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资源来研究喜马拉雅佛教艺术。

约翰·C. 亨廷顿

更多阅读:

《天仗》

《胜乐金刚与金刚亥母》

《金刚和犍稚》

《佛说大乘菩萨譬喻论》

《那洛巴尊者像(Naropa)》

《“诸佛之母”: 般若到彼岸》

《修炼成佛的目标-开悟的象征:五方佛》

《色究竟天的大日如来》

《佛教宇宙观:观想成佛的环境—须弥山》

《极乐之轮:佛教冥想艺术--之序》

《极乐之轮:佛教冥想艺术》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