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以决定性瞬间之眼穿行1949年的新旧中国之间!

对世界上的大多数摄影师们来说,

布列松就是一道“槛”。

似乎只有读懂了他的作品,

才能一窥摄影的究竟。

 

1964 Henri Cartier-Bresson by Ara Güler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是享誉国际的摄影大师、二十世纪世界纪实摄影之父;他的摄影作品曾登上过全世界最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他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为了一种艺术。

布列松于1908年在法国出生,2004年8月2日逝世于法国西南部的家中,享年95岁。布列松毕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莱卡照相机走遍全世界。他曾亲历1948年甘地被暗杀事件和甘地的葬礼,也曾记录过西班牙内战和巴黎解放,以及印度的分裂和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作为西方记者,他还曾获准进入新中国和苏联拍摄。他的"瞬间美学"理论堪称影响了全球的媒体和影像。

1952年出版的法文版《决定性瞬间》封面和封底

1952年,布勒松以“决定性瞬间”为书名和序言标题,出版了他的摄影作品选集。此后, “决定性瞬间”被认为“定义了20世纪的摄影”,这种“定义”建筑在两个基点之上:一个是他1930年代在欧洲等地拍摄的超现实主义视觉趣味的作品,另一个则是将超现实主义视觉趣味与报道摄影的叙事完美结合的报道摄影作品,而后者中两组虽然不是最早却堪称是最重要的作品产生于他1947年至1950年亚洲之行:一是印度圣雄甘地(1869-1948.1.30)被刺事件,二是中国国民党政权的倒台和共产党政权的建立。

他在摄影集《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China:From One to theOther)的“后记”中说:“1948年12月初,我从仰光乘飞机抵达中国,这样我才能赶到北平,此时距毛泽东的军队占领北平仅有12天。” 然后于1948年12月14日,布列松从北平南苑机场乘最后一班民航航班飞往上海;两天之后,该机场即为解放军占领。

1949年1月3日,美国《生活》杂志以《北平的最后一瞥》(A Last Look At Peiping)为题,用9页篇幅发表了亨利的照片。在《北平的最后一瞥》中,读者看到的北平,虽然兵临城下,却依然气定神闲:人们像平常一样地走亲访友,婚丧嫁娶;老朋友街头见面,拉着手闲闲地说上半天话;盲人摇着铜玲,走街串巷给人算命;读书人照旧淘书,北京人提笼遛鸟,然后走进茶馆。

回到上海,时至1949年1月,亨利首先看到的是正处于新生的阵痛之中的城市,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粮食短缺,人心惶惶,人们在混乱、饥饿和危机中挣扎。

1949年4月,布列松在南京,见证了政权的更替。布列松拍下了第一个步行进入南京城的疲惫的解放军战士,紧随这名士兵走过来的不是另一名士兵,而是一个负重的年老挑夫。他也拍摄了整齐地坐在路边休息的部队,以及围观者面对他们时惊讶,兴奋又疑虑重重的表情。

1949年6月,亨利从南京再次返回上海,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时的上海已经在5月27日解放。走上街头,几个月前挤兑黄金抢米抢棉的人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庆祝解放的游行、演讲、集会,人们情绪热烈,但掩不住内心的迷惘。

9月25日,亨利乘坐美国邮船“戈登号”离开上海前往香港,结束了在中国大陆11个月的采访。在香港街头,他拍到一位商人在阅读《华商报》,头条消息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解放军解放华南―此时,已经可以遥遥听见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了。

在中国采访的11个月中,亨利在国民党统治区目睹了国民政府垮台前的5个月,也在解放区见证了共产党新政权的最初5个月。布列松和北平一起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并把转折的瞬间凝固在胶片上。而在和上海、杭州、南京的城市沟通中,他用“这些照片,比任何文字更能说明中国发生革命的理由” 。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与中国的相逢,无论对中国摄影史还是布列松本人的摄影生涯,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缺少了对方,便有损完美。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