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吉轩画廊八周年特展:菲利普·哈尔斯曼的奇思妙想

   如果将摄影术诞生以来所产生的影像作品做个统计,肖像摄影定能占据半壁江山。然而,回望摄影史,真正以肖像摄影而著称的摄影大师却寥寥无几。“知之非难,行之不易”,越是看似容易的事情,成功的难度则越大;如何在千人千面的肖像中体现出摄影师的想法,并将思想注入其中?如何把被拍摄人的性格特征刻画在面孔上,并成摄影师的独特风格?摄影大师菲利普·哈尔斯曼的作品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菲利普·哈尔斯曼(1906-1979)从十五岁接触摄影,他对人物面孔的着迷未曾改变,他是摄影史上为数不多的,一生仅以人物肖像为拍摄题材,并载入史册的摄影师。在谈及自己摄影开端时哈尔斯曼说:“我试图描绘他们的面孔,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摄影生涯起源于此,这种对于人物面孔的迷恋始终驱使着我,我看到每一张面孔似乎隐藏着或有时候又飞快的显现出另一个人类的秘密。于是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闪现’成为了我人生的目标和热忱”。
1941年为了躲避战争,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哈尔斯曼得到了美国总统的特批,移民到美国,很快他就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艺术土壤并生根发芽。
他在与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导演希区柯克、钢琴家鲁宾斯坦、舞蹈家玛莎·格雷厄姆、演员玛丽莲·梦露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的精英们一次次的合作中,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他的作品曾经101次登上当时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生活》杂志的封面,也是该杂志封面使用次数最多的摄影师。

印心视界官方微信


www.yinxinshijie.com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回到
顶部